鲁网8月28日讯(记者 杜方奇)8月27日上午,枣庄市市中区举行“质量强区 数智赋能—市中区高质量发展新突破”新闻发布会。枣庄市市中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,永安镇、区铁塔公司及枣庄联通相关代表出席发布会,介绍市中区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、产业数字化转型、数字生态构建等方面的工作成效与举措,并回答记者提问,全面展现数字经济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的强劲动能。
发布会上,市中区工信局负责人介绍,近年来市中区以“工业强区、产业兴区”为导向,深入落实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,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截至目前已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:全区累计建成 5G 基站 1646处,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;总投资6.2亿元的超算中心项目加速推进,预计年底投用后将提供 17600p(PF16)算力支持;山东正凯新材料、思克奇食品等企业获评省级“5G + 工业互联网”应用标杆,淮海数字智谷产业园成功拿下省级数字经济园区称号,数字经济发展基础持续夯实。
筑基强网:数字基础设施构建“硬支撑”盈利通
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领域,市中区通过“建、优、保”三维发力,筑牢数字经济发展底座。一方面优化通信审批流程,推动通信设施与建筑物“同步设计、同步施工、同步验收”,保障企业网络需求;另一方面联合公安、电力部门打击通信设施破坏行为,推进基站直供电改造,降低企业运营成本。区铁塔公司相关代表补充,目前已编制完成《枣庄市 5G 通信专项规划(2020-2035年)》,并与国土空间规划深度衔接,累计解决46个老旧小区地下车库无信号问题,推动117处高电价 5G 基站完成直供电改造,直供电占比位居全省前列,同时开放52处公共资源用于通信基础设施建设,有效扩大“双千兆”网络覆盖广度与深度。
转型赋能:产业数字化催生“新动能”
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智能化改造是市中区产业数字化的核心抓手。市中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目前全区已动态管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企业46家,上半年成功指导7家企业申报山东省数字经济“晨星工厂”,协助1家单位申报省级数字经济园区(成长型)。在企业转型实践中,海之杰彩印通过智能生产线改造实现成本降低40%,正凯新材料依托 5G 智慧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(省级重点平台)将生产效率提升30%以上,山东洲盛建筑则通过智能制造车间改造达成人力成本降低40%、产品质量稳定性提高25%的显著成效。
作为数字经济企业聚集地,永安镇的实践颇具代表性。该镇以淮海数字智谷(省级成长型数字经济园区)为核心,已吸引枣庄泰盈科技等企业入驻,形成涵盖互联网后台服务、AI 训练的数字服务集群,日均处理客户交互量超50万次,服务阿里巴巴、字节跳动等300余家头部企业;同时储备正凯数字化智慧纺纱、中岩建材自动化复配技改等重点项目,推动“智能 + 制造”深度融合,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“永安样板”。
服务支撑:多方协同打造“生态圈”
数字经济发展离不开技术与服务的协同支撑。枣庄联通作为工业互联网服务商代表,组建23人数字专员专家团队,深入企业提供顾问式服务,其研发的“基于 5G + 局域电网的工业能碳管理系统”入选《工信部第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名录》,即将在枣庄中联水泥落地,预计年节电量120万度、减少碳排放696吨,为高耗能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可复制方案。此外,市中区还构建“政策 + 技术 + 资金”全链条支持体系,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、产业调研,精准解决企业转型中的资金、技术难题,持续激发企业数智转型内生动力。
下一步盈利通,枣庄市市中区将继续以数字产业化、产业数字化为双轮驱动,加快超算中心投用,深化“信号升格”行动推动农村 5G 均衡覆盖,培育更多“晨星工厂”与“灯塔项目”,全力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,为全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“市中力量”。
一鼎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